一、社会公众目前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
1、否认或抱持侥幸心理
2、焦虑抑郁
3、恐惧和绝望
4、孤独和悲伤
5、愤怒(有少数极端者因为愤怒而成为了移动传染源)
6、有些出现反向的防御,表现为兴奋或激越。
二、心理干预的人群
第一级人群: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(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)、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、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等。
第二级人群: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(密切接触者、疑似患者),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。
第三级人群:与第一级、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,如家属、同事、朋友,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,如现场指挥、组织管理人员、志愿者等。
第四级人群: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相关人群、易感人群、普通公众
三、专家队伍
心理救援医疗队:组建了一支包括高职称精神科医生、精神科护士、心理治疗师、心理咨询师在内的17人工作队伍。
心理援助热线队伍:组建了一支包括高职称精神科医生、心理治疗师、心理咨询师、心理学专业人员在内的11人工作队伍。
四、心理干预形式
(一)心理支持热线:82612123/18108047884
该服务适用于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人群。热线电话均由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师接听,每次30分钟左右。热线电话开放时间为24时。
(二)网络辅导服务(微信号:18108047884)
微信、视频形式进行个别和团体干预。旨在服务正在被隔离的人员、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受感染人群的家属和亲朋好友、普通民众、以及康复患者。该类服务比较适合无迫切需要、希望获得一对一简单心理辅导、有比较稳定的可以用于线上沟通的时间和网络设备条件的群众。
五、心理干预内容
1、及时识别高危人群,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,如自杀、冲动行为等。发现可能出现的群体心理危机苗头,及时报告,并提供建议的解决方案。
2、综合应用各类心理危机干预技术,开展宣传教育,提供心理健康服务。
六、开通时间
心理支持热线及网络辅导服务自2020年1月28日起正式运行。